本文转载自报刊《课外阅读》的2023年9月刊,由作家「蕊希」撰写。未在网络上找到原文。


怎样才算见过世面?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

蕊希

网上有人提问:怎样才算见过世面?

有人以为见世面,就是拥有奢侈的生活体验,住过五星级酒店,吃过米其林餐厅。但也有人说,见世面,就是见过世界的每一面。

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,说我国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和地铁,有12亿人没喝过星巴克,没吃过海底捞。评论区里有人评论:没坐过飞机还能理解,但没坐过地铁就真的离谱。

没坐过地铁真的离谱吗?

截至2021年,我国通地铁的城市只有51座。那些生活在县城、乡村的人,可能大半辈子都没有走出过他们生活的半径,更别提坐一次飞机去遥远的大城市,出行时买一张地铁票了。

城里人分不清小麦和水稻,不知道农田一年收成几次;乡下人没坐过地铁,不知道如何换乘。所谓离谱,不过是没在那个环境下体验过生活。

有人生活在城市,会用电脑和电梯,地铁高铁是最基本的出行工具,从小就逛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,吃连锁品牌的面包。

有人生活在田间,走路就可以到学校,在白家的田地里玩耍,抬头就是晴空万里,低头知道几月份该种什么类型的作物,炒菜时就去自家地里现摘一把蔬菜。

有人去过国外的大商场,分得清每个奢侈品牌子的标志,讲得出品牌的历史;有人只在集市上采买,但却会识别布料的优劣。有人知道几分熟的牛排最好吃;有人没吃过牛排,但却知道牛排长在牛的哪个部位。

我们眼里的世面,不过是我们的认知对这个世界片面的理解。

罗翔老师曾说过一句话:“读书是让我们知荣辱,明事理,而不是让你觉得自已认识几个字就高人一等。”深以为然。

看过世界之前,以为自已所见所得就是全部,但凡自己不知道、不理解的就是不对的,于是总想以自己的认知判断外界的对错。

但等你真的走出自己生活的圈子,认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,才发现原来大家因为成长环境不同,会有千差万别的习惯和想法。

你进入了社会,见识了世界之大,发现有太多地方你没去过,有好多东西你不知道,有很多人和你不一样,你就会慢慢意识到自己的渺小。

你不再像小孩子一样轻易为非黑即白站队,你不是正确答案的拥有者,也没有掌握评判对错的话语权。你知道所谓世面,就是见得越多越平静,不再因为差异大惊小怪,不再对别人的特殊指手画脚。

纪录片《丁真的自然笔记》里,有一期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法学生李浩源。

两人见面后,丁真羡慕地说:“你读过很多书,上学很多年吧?”李浩源回答:“我读了17年书。”丁真忍不住感慨:“哇,17年,我没读过书。”李浩源没有产生被别人羡慕带来的优越感,反而安慰了有点自卑的丁真:“你在森林里待了这么长时间,读了很多森林的书。"

真正的见过世面是不因自己有了什么就嘲笑别人没有,不把自己拥有的当作理所当然。

真正的见过世面是不得意忘形,不狭隘,不通过拉踩别人获得优越感,反而是领略过万物之后更谦虚,是身处高处不自大,更是跌落谷底不自卑。

我在二十出头的年纪,很喜欢凭着自己的见识给身边朋友出谋划策,帮助好朋友分析感情问题,拿我的标准和想法评判别人的对错。

快到三十岁的现在,我很少给身边人提建议了,即便不认同别人的观点,也很少发言了。不是不关心朋友的处境,恰恰因为关心,所以更不敢妄下结论。我开始理解人生万般差异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,也不再执,拿着简单的标准为别人的人生打分。

所谓世面,就是世界的每一面。不同人的不同人生,构成了世界的每一面。

我们与他人之间,无上下之分,只有左右之别。

所谓见世面,是向外对世界,即便不认同,也能尊重;是向内对自己,平和理性,淡定从容。
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Peter!